close

分享一本教養孩子的好書─為孩子立界線
楊碧桃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
 


「為孩子立界線」是一本為人父母及教學者不可不讀的好書。作者是亨利.克勞德博士(Dr.HenryCloud)及約翰.湯森德博士(Dr.JohnTownsend)─兩人皆為美國有執照的開業心理醫師。由吳蘇心美翻譯。道聲出版社代理經銷。


許多兒童及青少年的行為及心理情緒的問題,說穿了就是界線的問題;也就是界線的衝突。適當的界線幫助人區分在生活中什麼是自己要負責的、有主權的,什麼不是自己的責任,不需負責的。有良好界線的人會尊重別人,也是個能負責、能自主的人。沒有良好界線的人,若不是不尊重別人、不負責任、以自我中心的人,就是不能堅持自己的界線,對別人的界線侵犯常一昧的忍讓、委屈求全,結果產生了許多負面之情緒,這些負面之情緒最終可能一發不可收拾,給自己及他人帶來無法彌補的後果。


 界線的重要
在我們生活中,任何有關責任與主權的困惑與混淆都是界線問題。就如擁有住處的人一定會在自己的土地四圍建造有形的地界一樣,我們也必須在生活上設立心理上、肉體上、情感上、及靈性上的界線,來幫助我們分辨什麼是我們的責任,什麼不是。不懂得在適當的時間向適當的人設立起適當的界線,一定會產生不良及破壞性的結果。
 


譯者的親身經驗
譯者提到她剛要開始翻譯本書之前,她與8歲的女兒之間的情景─每天她(母親)總是在鬧鐘一響時,趕緊下床叫女兒起床;幫她穿衣服;弄好早點叫她來吃;然後不停地提醒她少講話;一再地催她吃快一點;然後急急忙忙地送她出門上學……,幾年下來,譯者對每天早上這一連串像打仗般的生活型態,感到非常地不對勁,“尤其是看到女兒常「等著」我替她做每一件事,還怪我囉唆討厭時,更是叫我怒氣沖天”。


當她深切地反省自己,想知道到底問題出在那裡?結果得到的答案是:她把孩子準時上學認為是自己的責任,不是女兒的責任;她發現女兒似乎認為上學遲到是媽媽的問題,不是她的問題。因為譯者的這個「看見」,才讓她澈底改變了過去對女兒的教養方式。她的改變是─開始要求女兒把每天早上從起床到出門上學之前─所需做的每一件事,用她最拿手的畫圖畫下來,貼在醒目的地方;每晚幫她把鬧鐘撥好,隔天要穿的衣服選好;確定她知道如何倒牛奶,弄麥片和麵包。然後告訴女兒─她早上不會再幫她做任何一件事,因為—準時上學是她的責任,不是母親的責任。原本以為這要花很長一段時間,女兒才有辦法上軌道,沒想到在兩個月內,她已經能完全自理,甚至動作愈來愈快,十個月後,她已能每晚自己撥鬧鐘、選衣服;每天早上鬧鐘一響,她會自己按掉鬧鐘起床、穿衣;自理早餐,很快吃完;梳洗、打理一切之後,還有15─20分鐘、甚至半個小時的時間與她同讀聖經,時間到了才出門上學。譯者很驚奇「讓孩子為自己負責」,竟然可以帶來這種天壤般差別的生活。


 


孩子並非天生就受規範
界線是界定一個人的「所有權界線」,它限定了這個人的結束以及另一個人的開始。如果我們知道某個人的界線何在,就知道可以預期這個人能夠控制自己到什麼程度,可以要求他在情緒、行為、態度上負起什麼樣的責任。例如,我們常見夫妻間彼此爭論「這件事應該怪誰?」雙方都在推卸自己該負的那一份責任。在與他人的關係裡,我們可以界定對彼此的期望,然後要求對方為個別的那一份負起責任。當我們每個人都為自己那一份關係負起作主的責任,雙方的關係才能繼續下去,也才能達成目標。
孩子也一樣需要知道自己的界線,需要負什麼責任,不需要負什麼責任。如果他知道這個世界要求他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他就能夠學習活出這樣的需求,並且把日子過得很好。可是,如果他在一個對自己該有界線(即他該負的責任)、以及他人該有的界線(即他人該負的責任)不清不楚的關係中成長,就無法培養出這種能夠使他成功地掌握人生的自制能力。他會在混亂的界線中成長,而導致相反的結果:想要控制別人,自己卻失去控制。就像一個失控的小小人想要控制周遭的每個人;他們不想控制自己來順應父母的要求,而是想要父母改變要求。


此為父母角色艱難的地方─因為孩子是天生的不願受規範的,他們需要從外在的關係和服從紀律當中,將界線內化為己有。為了使孩子認知他們是誰,以及他們的責任是什麼,父母必須與他們立下清楚的界線,並且用方法幫助他們學習自己的界線。
如果父母為孩子設定清楚的界線,孩子就會培養出下列特質:
u   對自己是誰有清楚的認知
u   知道自己該負什麼責任
u   有抉擇的能力
u   了解如果自己作了很好的選擇,事情就會順利;若作了拙劣的選擇,就會苦頭


u   知道有自主能力為基礎才可能獲得真愛
 


界線的要素是自制、負責、自主、及愛心,這也是生活要成功的要素。
 


界線的發展
 


界線不是遺傳來的,而是一步一腳印建造來的。界線的發展是一種不斷進行的過程,關鍵期是在孩童時期,那是我們個性發展成型的階段。為人父母不只是要關心孩子現在的行為,更要預備孩子將來的行為。一個人的「品格」如何,就是決定他的命運如何。
 


品格看起來像什麼?
一個有品格的人,會有下列特質:
 


§有愛心─有愛心的人知道,這個世界並不是圍繞著他們轉的,他們在行事之前會考慮到自己的行為對周遭的人會造成什麼結果。換言之,有愛心的人不是「自我中心」的人,他們會尊重別人的界線。
 


§負責任─負責任是指能對別人、自己的生命負責任。即會守本份、盡義務、有信用、可信賴。父母為孩子定的目標,就是讓他越來越明白,在情緒、態度、行為等界線上的失敗,是自己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問題。
 


§能自主─在好的界線裡成長的孩子知道,除了為自己的生活負責外,只要肯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就有自由可過任何所選擇的生活,而不會有「受害者」心態,彷彿對自己的生命無從選擇。
 


§肯主動─「能否主動作事」是個界線問題,孩子需要被要求採取主動的態度來作事。此為成功的人際關係及工作表現的要素之一。
知現實─現實雖然可能讓人難以面對,卻能為生活帶來長遠的好處。「面對現實」是指親身體會到自己的行為在現實世界所帶來的後果。要具備創造有效生活的品格,就必須對「現實」有健康的觀念。
 


§會成長─「有能力成長」是關乎品格的問題。好父母能夠幫助孩子培養面對障礙、邁向成長的品格─即有發展的能力、懂得求取知識、能夠面對自己需要改變的負面事情。
 


§願誠實─誠實始於作父母的人自己有好榜樣,並要求孩子誠實,也提供孩子說實話的安全環境。「界線」能幫助人誠實,也給人安全感。
 


§朝向卓越─作個超越自己的人,重視別人的存在。然而,要培養孩子有美好的品格,父母自己必須是個有好品格的人;要培養孩子「界線」,父母自己也要有界線孩子需要有界線的父母「問題兒童」不會憑空出現的。每個問題兒童,一般而言,都是來自有問題的生活環境。受到健康約束的孩子,不會無中生有地出現問題。雖然人天生就是會抗拒約束,但父母還是可以幫助孩子培養界線。


 


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基本上是有兩股力量─「我們的環境」及「我們對環境的反應」,所產生的結果。父母與我們之間的關係、以及生活的環境,會強而有力地塑造我們的人格和處世態度。但我們或被動或主動地回應這種重要關係和生活環境,也同樣影響到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孩子的行為反應出你如何為人父母孩子的行為其實是對父母行為的反應。一般而言,孩子並不知道他們在作什麼,他們也不知道如何過「對」的日子,這是為什麼他們需要父母來愛他們、給他們規定,並引導他們邁向成熟,他們需要外來的幫助。基本上,孩子只能成熟到父母給他定的程度,不會超過。因此,父母會影響到孩子如何學習負責任。孩子本身無法讓自己成長,他們只會回應和順應父母的教導。家庭是他們形成真實、愛心、負責、選擇、和自主觀念的地方。父母若在家中養成孩子負責任的品格,他就會成功地過渡到外在的世界;但父母若保護孩子,讓他免受不負責任之苦,就是使他的成年生涯設下許多的掙扎。


因此,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父母最需要捫心自問的,不是問:「他為什麼常常出現這個行為?」而是要問:「在製造這個問題上,我的那一份是什麼?」這樣問可能會讓父母很痛苦,因為它要求父母檢視自己的行為如何造成孩子如此反應,而不是一味認為是孩子有問題。但也唯有從此角度來看問題,問題才能獲得解決。
 


如何為孩子立界線?
作者提出三個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出界線:
 


1.教導.父母既能夠教會兒女許多生活中的技能,也能教會兒女遵守界線。譬如:當孩子生氣地尖叫表示生你的氣時,你在等她安靜下來後,對她說:「小乖,我們家有條界線,就是不准尖叫。你可以生氣,可以來告訴我你在生什麼氣,但是尖叫讓人討厭。如果你不能遵守『不尖叫』這個界線,後果就是那天放學以後不准玩。」然後確實執行此條規則。除了實際應用外,父母也可以再進一步教導孩子界線的原則,年幼的孩子可以學習下面這句話:「你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意思是,他們必須接受像清理房間、完成功課、合宜的餐桌禮儀、及控制脾氣等事情,不可以把沒有作好的事怪到別人身上。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父母可協助孩子培養不同的界線,年紀越長的孩子,所需負的責任越多,當然也能擁有更多的自由。


 2.榜樣.榜樣與教導不同。孩子會觀察父母的言行,並從你如何在自己的世界運作「界線」來學習。他們觀察你如何對待他們、對待配偶、及對待你的工作,然後不管好壞,照單全收地模仿你。榜樣不只是在你「扮演父母角色」時才需要表現出來,它乃是隨時存在的,它出現在你被孩子看到或聽到的時刻。很多時候,孩子表現出父母親所表現的行為,而不是父母親所「教」的行為。正因如此,常常在父母的行為改變了之後,孩子的行為也會跟著改變。


 3.協助孩子將界線化為已有.「內化」不只是學習一件事情,而是使那個事實成為實際的經驗。作者提到他們夫妻開始跟7歲及5歲的兒子討論有關用錢方面的責任,他們每周按著孩子所作的一些家務事給他們一點零用錢,並教導他們一部分要存起來,一部分可以花用。孩子們雖喜歡錢,但沒有管錢的責任感,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有一天,兩兄弟把所有的錢,都用來買他們想要的玩具,兩天後,他們看到一直很想要的漫畫書在減價出售,就回家翻錢袋找錢,當然錢根本不夠。他們來找爸媽求援,爸媽說:「不贈送也不借錢,只能按平常每週的比例賺取零用錢。」他們又問可不可以作額外的家事,答案是不可以。
兩個孩子哭了,作者雖很同情他們失去了撿特價品的機會,但是他們的錢袋仍是空的。幾小時後,小兒子說:「我要等很久、很久、很久才會有下次機會」。他的確等了很久,兩人都等了很久。下一個發零用錢的日子,兄弟倆把錢儲存起來,談論需要存多少錢,及可以花多少錢。他們開始內化了這個事實─即,如果現在就花錢,以後就會沒有錢可以用。這不是用幾番訓誡和嘮叨就能達到這種結果的。父母本身有界線的經驗,才能培養孩子的界線,好像一顆大樹,孩了碰撞了幾次後,發現這棵樹比他強壯,下次就會繞道而行了。
 


教導界線的障礙
無可諱言的,教導孩子界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不是作不到的事。只要有心、願意改變、願意學習─父母仍可以成功的為孩子立界線,培養出有好品格的兒女。大部分父母都在「持守界線」和「訓練孩子培養界線」之間來回掙扎。以下是父母在設立界線時常見的心態障礙:
 


1.依賴孩子─此是指父母親需要拿孩子的親近和感情來滿足自己的需求。父母對孩子的依賴常易導致管教時的妥協,以致不能對孩子設下適當的限制,而且孩子也學會可以用情感來威脅父母。


 2.太過認同孩子的感受─常常,父母無法延緩滿足孩子所要求的,是因為他們過度認同孩子的感覺。而此種情形往往是父母自己的問題尚未解決所帶出來的症狀。


 3.認為「愛」和「相異」是敵對的─許多父母害怕和孩子之間意見不合、當面質問、或甚至只是看法不同,以為那就等於「破壞親子關係」,所以不敢堅持自己設立的界線。事實是─「愛」和「相異」是可以並行的。


 4.忽視和爆發─忽視是─當父母或老師在設立界線後,當孩子未遵行時,大人未能立刻給予預先所警告的後果,而是一再容忍,希望不當的行為會自動消失。而結果常常是孩子的行為不只沒有消失,還變本加厲。最後大人在忍無可忍時,就大大地爆發了。因為孩子沒有內在的煞車器─來阻止他們作過分的要求和不當的行為,他們需要父母作外在的界線、指正、限制、並執行後果,直到外在的界線成為內在的約束為止。因此,從一開始就要用一致的作法面對不當的行為是很重要的。更不利的是,「忽視和爆發」的作法會讓孩子學到:忽視父母的要求,十次有九次可以逍遙法外,只需要忍受那唯一次的父母失控即可。此種心態使得不當行為更不易改變。
 


5.消耗精力─因為孩子天生是不願意受規範的,所以,他們對父母的設立的界線也是不停地在抗拒,他們不會輕易放棄的。因此,父母若愈晚開始認真執行界線訓練,他們就愈有精力來抗拒這些界線。但每次父母讓他們忽視責任,就腐蝕了孩子的自制能力。若父母發現孩子在消耗他們的精力,可能你已訓練孩子學會了一直要求到你讓步為止。這時你要比他再多一次把持你的界線─再多堅持一次。


 這本書確實能幫助為人父母者(或老師、輔導人員)省思自己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在實際生活上作徹底的更新與調整。雖然該書是從聖經角度作背景,但對無聖經背景的讀者一樣可以獲益。但是要記得,你無法訓練孩子你所沒有的東西,因此,不只要對孩子「說出」界線,而是要「做出」界線的榜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真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